9月2日,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M21)首次发声,“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新闻发布会在 M21 成功举办。
左起: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馆长甘智漪(本次新闻发布会主持人)、“国际艺术评论奖”组委会成员兼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副教授凌敏、中国民生银行社会责任管理委员会副主席艾民、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副馆长李峰
当日下午3点,“国际艺术评论奖”新闻发布会正式召开。中国民生银行社会责任管理委员会副主席艾民、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馆长甘智漪、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副馆长李峰、“国际艺术评论奖”组委会成员兼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副教授凌敏,与到场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昊美术馆创始人郑好及馆长尹在甲、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李旭、上海当代艺术馆副馆长周志聪、上海文化艺术品研究院院长孔达达、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领事费保罗等10余家艺术文化机构代表,以及40多家媒体齐聚一堂,畅谈“民生美术”引领国内“艺术评论”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意义。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在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演讲
下午4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在新闻发布会现场进行了发言,他谈到目前艺术评选在国内艺术发展的热潮中已比比皆是,但主要集中在艺术创作,而很少关注艺术评论。现有的国内艺术评论奖项主要为中央美术学院设立的“中央美院青年艺术批评奖”和乌里•希克创立的“CCAA当代艺术奖获奖作品展”,而“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由于其国际性的专业评委构成和实力雄厚的金融机构民生银行的赞助,更具有国际性和独立性。
“国际艺术评论奖”组委会成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副教授凌敏在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演讲
“国际艺术评论奖”组委会成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副教授凌敏也在发布会上表示,为了保证评选更具有独立评论的学术判断,此次评委会成员的选择也经过了半年多的考虑和商量,最终确定由J.J.查尔斯沃斯 (英国《艺术观察》杂志副主编)、理查德•韦恩 (《美国艺术》杂志主编)、瑞秋•威瑟斯 (《国际艺术论坛》杂志撰稿人、讲师)、凯伦•史密斯 (艺术史学家、西安当代艺术中心执行委员会主席)、卢迎华 (策展人、艺术评论家、作家)、易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等六位中外艺术评论家担任。
英方国际艺术评论协会名誉主席亨利•梅里克•休斯和组委会成员胡安·克鲁兹关于国际艺术评论奖的对话
“国际艺术评论奖”并没有像“CCAA当代艺术奖获奖作品展”或是“中央美院青年艺术批评奖”那样将奖项范围广泛定位于整个艺术评论,而是专门针对展览评论而设定的奖项。因此,英方国际艺术评论协会名誉主席亨利•梅里克•休斯也指出,“总体来说,目前全球的艺术专业领域并未设立艺术评论家这一职能,亦缺乏针对艺术评论的相关培训,不少评论文章充斥着过量的展览背景及浮夸的吹嘘,以至于我们无法对单个作品或展览本身提出有创意的深入思考。”
此次“国际艺术评论奖”共有近50家媒体到场参加新闻发布会
为了确保评选的公平客观,此次奖项将在11月底通过匿名评审的方式,评出具有独立思考、创意性的展览评论。参评者所提交论文均对2013年9月30日至2014年9月30日期间在全世界举办的某个当代艺术展览撰写。从即日起至10月15日,“国际艺术评论奖”面向全球评论者公开征集中、英文的艺术评论,投稿者年龄不限,而设定这样的展览范围是希望让大家关注全球艺术展览的发展,通过展览评论引领公众了解艺术,培养公众逛美术馆看展览的浓厚兴趣和良好习惯。
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领事费保罗先生在馆长甘智漪女士的带领下参观了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
下午4点半,“国际艺术评论奖”新闻发布会结束后,与会嘉宾在馆长甘智漪女士的带领下参观了由世博会法国馆改建而成的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M21是继民生现代美术馆后,更具有国际范的艺术新生力量,与民生现代美术馆以及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同属于中国民生银行艺术机构,一齐构成“民生美术”体系。
中国民生银行社会责任管理委员会副主席艾民在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演讲
正如中国民生银行社会责任管理委员会副主席艾民所说:“艺术行业有很多要素构成,如艺术家、展示空间等,民生建立美术馆体系希望通过建设国际一流的美术馆作为承担社会责任、回报社会的重要途径,未来的 M21 不仅让美术馆成为艺术与文化的展示场所,也成为艺术交流与创作的重要基地,实现‘让艺术走进民生,让民生走近艺术’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