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艺术评论奖举办四届以来,共收到来自全球58个国家的中、英文投稿946篇。我们也特别注重收集稿件所评展览的信息。本文统计了IAAC1-4届中文投稿所评展览的信息,所有456篇稿件来自中国26个省份以及海外10个国家及地区。稿件来源的广泛性,使得我们得以从一个侧面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面貌。
四年以来,IAAC中文投稿所评展览中,关注度最高的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共有34篇稿件针对其所举办的展览进行评论;其后依次为UCCA(19篇)、外滩美术馆(18篇)、龙美术馆(16篇)、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15篇)、央美美术馆(13篇)……
“国际艺术评论奖有它高于广场效应式的评论价值。它对艺术发展的引领可以带来更多的反思和启示。也是对整个策展和艺术生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这样一个奖项,反过来给我们很多启发,给美术馆很多的新的任务。”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馆长
第四届国际艺术评论奖 评委
——龚彦
从上图统计可以看出,在IAAC过往4年的稿件所评展览中,有152个展览发生在上海,排名第二的是北京(103个),第三为美国(25个)。而排名前10位中,5个是中国城市,5个是境外地区。或许说明,当代艺术的中文艺评人,具有相当广泛国际性视野。而北京和上海,也是中国当代艺术最活跃的城市。
我们统计了历届IAAC投稿者所评展览中参展艺术家的国别属性,其中大陆艺术家(参展艺术家工作、生活主要地区为大陆)的展览占到了总数的46%,境外艺术家(参展艺术家工作、生活主要在国外,包括大陆裔但活跃在国际)的展览占比48%,两者所占比例基本持平。总体来说,中文艺评人对于国内外艺术家展览、国内外艺术机构展览的关注度是比较均衡的。
IAAC举办四届以来,共收到946篇稿件,其中中文投稿456篇,英文投稿490篇,涵盖58个国家及地区。废话不多说,我们从图开始:
中文投稿的小伙伴们实力杠杠的,以相当良好的态势逐渐反超英文投稿量,给力~不过英文的投稿质量还是高的!
随着美术馆的发展,国内的展览质量也越来越高,对于小编来说,也有了去书写的冲动!
从此图中可以看出,投稿者中男性还是相对稳定的。广大的女性朋友们,你们要加油了,快被反超了!
以上两张图,对于小编来说,太复杂而且看不懂,各位大神自行领会吧!
IAAC1-4届,共收到490篇英文投稿,遍布全球欧、美、非、亚及澳洲的58个国家。来自中文的英文作者也不少!
IAAC1-4届中文稿件共计456篇,涵盖了中国26个省份以及海外10国家及地区。
作为收稿子的人,前面三个月每天满怀憧憬地打开邮箱,然后意兴阑珊得关掉邮箱。理想中来稿是这样的:
实际上是这样的:
不光中文写作者是这样,英文写作者也都是攒在最后两天交稿:
不过,大家对稿件认(tuo)真(tuo)修(la)改(la)直至最后一刻的精神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言归正传,今年的国际艺术评论奖,仍然延续了过往的传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重要信息,供大家参考。
问1:谁可以参与这次活动?
答:无论你是否有艺术专业背景,只要对艺术评论有兴趣,均可来尝试。
问2:我所提交的文章是否需首次发表?
答:是。为保证匿名评审的公正性,所投稿件应为首次投稿,且不得在任何其它平台公开发表过。原则上在2018年11月13日之后,文章可以公开发表。
问3:我最多可以投递几篇稿件?
答:国际艺术评论奖不接受一人多稿投递,每位申请人仅限投递一篇稿件。
问4:请问评论文章的内容范围是什么?
答:稿件内容以展览评论为主,包括针对展览本身、展览作品以及参展艺术家等范畴的评述。所评展须在2017年9月24日至2018年9月24日期间,在全球任何地区举行的当代艺术展览。
问5:请问投稿的字数有特别限制吗?
答:建议中文稿件字数为2500字以内,英文稿件字数为1500字以内。
问6:如何报名参加这次活动?
答:投稿者可从http://www.iaac-m21.com下载申请表格,填写详细的个人资料及所评展览的相关信息,并将投稿文章转成PDF格式,于规定日期之前连同申请表格一并电邮至: iaac@minshengartmuseum.com。
本届国际艺术评论奖奖项设置
一等奖: 中文或英文作品获奖者一名, 奖项得主将获得奖金80,000元人民币(税前) 及一次上海或伦敦的短期驻留
二等奖: 中文或英文作品获奖者共三名, 分别获得奖金30,000元人民币(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