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获奖者简介
一等奖获得者 Eugene Yiu Nam Cheung
获奖文章: Aftermath: Lessons in Futurity from Lawrence Abu Hamdan
所评展览:Lawrence Abu Hamdan on YouTube

Eugene Yiu Nam Cheung是一位工作并生活于柏林的写作者,也是机构批判平台 Decolonial Hacker的创始编辑。曾于悉尼大学修读艺术史、性别研究与法律,目前担任Julia Stoschek收藏馆的策展助理。



 
 
二等奖获得者 Peter S Brock
获奖文章:The Rock
所评展览:The Rock
生活和工作于纽约布鲁克林的视觉艺术家、作家,获巴德学院绘画硕士学位,并曾于德国法兰克福的Staedelschule做客座学员。其作品关注于构建我们表述自然的那些希望与欲望,包括绘画、雕塑、录像和装置。最近参与的展览包括Rerun, Root Canal, Amsterdam; The Quadrangular Sky, Fastnet, Brooklyn; The Dying Sun, Calle Cedro 327, Mexico City; More Science Less Fear, 83 Pitt Street, New York; 和Neueroffnung, Federico Vavassori, Milan。其艺术评论已发表于《Texte Zur Kunst》、《The Brooklyn Rail》及《Frieze》。
 
 
二等奖获得者 王凯梅
获奖文章: 《连空气闻起来都是甜的》
所评展览:绝地通天
王凯梅,独立策展人,艺术写作者,译者。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英语文学系,就读于斯德哥尔摩大学文学院,拥有苏富比艺术学院当代艺术硕士学位。长期从事艺术、电影策划和写作工作,为国内外艺术媒体机构撰写多种艺术主题的文章,研究兴趣围绕电影历史和影像艺术家,及具有个人风格的视觉艺术家与艺术史的关系。

2017年为瑞典艺术家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策划展览,2018年为视觉艺术家陈漫在瑞典摄影美术馆策划个展,电影大师伯格曼在华的影像展。她是2020年英文专著《当代画家丁乙》的合作作者,即将出版从瑞典文翻译中文的译作《伯格曼文集》。
 
 
二等奖获得者 张浩
获奖文章:《居间者的迫近》
所评展览:“格哈德·里希特:终究是绘画”
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科学专业。于2013年转换跑道,开始在同济大学人文学院硕博连读,现为艺术哲学专业博士候选人。主要兴趣涵盖艺术哲学、欧美现当代艺术理论和实践,兼事相关艺术文本的翻译。先后于2015年和2017年赴柏林洪堡大学英美研究所和台湾师范大学艺术史研究所访学,合计一年。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入选公派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在柏林洪堡大学艺术与图像史学院研修。喜欢作为“普通观众”,探索可能方式,不断重返艺术现场,而艺术作品往往比其制作者的言说更能提供有效信息。
 
 
2020
范蕊
入围文章:《未来建设者:技术,算法,超越物质性》
所评展览:非物质 / 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
顾虔凡
入围文章:《库哈斯的乡村问题重重》
所评展览:乡村,即未来
洪颖
入围文章:《山间的沼泽 ——从策兰与海德格尔的会面看《全白的等候-林寿宇》》
所评展览:全白的等候-林寿宇
姜伊威
入围文章:《后窗中的家史、资本和艺术》
所评展览:李青“后窗”
刘畑
入围文章:《紧急中的沉思,或一个“奥斯维辛坐标”——兼论艺术与批评何为》
所评展览:紧急中的沉思
宋淇森
入围文章:《渲染乡村:又一个戏法?》
所评展览:乡村,即未来
杨儒
入围文章:《重思边界 ——评“水限_陆界:边境与游戏”Francis Alÿs个人展览》
所评展览:水限_陆界:边境与游戏
张亚璇
入围文章:《沿着隔离提供的通路》
所评展览:布鲁塞尔艺术节
 
 
2020
Adeline Chia
入围文章:Forked Tongue
所评展览:Primeval Codes
Adrian Gouet Hiriart
入围文章:Oblivions are just things to overcome, after all
所评展览:Gran Sur: Contemporary Art from Chile in the Engel Collection
Ben Eastham
入围文章:The Seventh Continent
所评展览:16th Istanbul Biennial
James Tabbush
入围文章:We Want to Believe
所评展览:The Botanical Mind
Kamayani Sharma
入围文章:Blood and Paper: Zarina and the Currencies of Violence in India
所评展览:Zarina - A Life in Nine Lines
Patrick J. Reed
入围文章:Aw, Phooey! Il Ghirigoro at Pio Pico, Los Angeles
所评展览:Il Ghirigoro
Sophie Haigney
入围文章:This is not an apple,’ or is it? : On Trevor Paglen’s “From ‘Apple’ to Anomaly’
所评展览:“From ‘Apple’ to Anomaly’
Tallulah Griffith
入围文章:Breathing Life into: Plants, Archives, and People in Responsive Space
所评展览:Responsive Space
 
© International Awards For Art Criticism. All Rights Reserved.